阅读历史 |

第十三章 大叔?(1 / 2)

加入书签

只是试水,用来参加比赛应个急,但陈一闻实则对于这种可以使用ai工具制作电影的方式非常感兴趣。工具的便利性大大提高了制作视频出片的效率,然而并不是人均艺术家,人人都能出质量高的片子。

这就像是吉他这种乐器随处都买得到,普通人拿起来也能弹那么几下,但哪怕就是掌握了乐理的,那么多唱歌的,写曲的,有的可能一辈子也写不出一首好歌一样。

天赋,灵感,后天的功课努力,都是土壤。只有土壤充足的养分具备了,才能结出丰美的果实,然而这还只是个概率问题,美好的东西不一定如期而至。只是若没有耕耘,那这个最起码的前提都没有了。

陈一闻脑海里有很多的果实,但要完全呈现出来,达到原版的效果,哪怕是有ai工具,也未必是能够完美复原的。

他觉得自己现在就像是个文物修复师,只是要复原的,是另一个时空的产物。

但现在却未必有能力把那个时空的东西搬运过来。

譬如一个电影里的片段,自己脑海里是有这样的记忆确实不错,可这个片段推进的时候,近景远景的切换,反映过来的就是在制作中该如何推动摄影机,何种构图方式最佳,如果是在室内,灯光效果该怎么渲染,这些东西,都是迫切要学习和积累的点。

他要开始进行尝试ai模拟真人影片的实验,工具上面也有些犯愁,之前用来制作的软件,显然只局限于动画电影这一块,想要制作出真人电影,那就达不到了,而他看了一下真人电影的制作工具价格,好吧,现在兜里的四万多块钱,完全不够买的,看来还要等到摩天音乐歌曲上的那笔钱到账了再说。

当然,现在也不急,先把理论给搞清楚最好,于是他又搞了一大堆书来看,网上和线下结合着看,大有拿出了当年考研那股劲头。

导演的基本功是必然要看的,与之搭配的就是ai工具的使用专业书。这就体现了自己背靠商院图书馆的好处来了。

专业书在网络上是搜寻不到的,即便能够通过国家图书馆调用电子文档,但在线上体验和你真实能抱着一本书翻的体验,是两回事。而一本专业书的价格,越专业小众的越是昂贵,有的专业书甚至背后标价到了数千,上万块,这还不一定就能买得到。而且原版有的还没有翻译成中文。

青山商院的图书馆有这个优势,青山商院好歹也是重点,当初能够宣传的一个点也是自家图书馆的建设上面花了好几个亿,不光是图书馆修的挺好看,里面买到的一些书籍,即便没人看,但品类还是很全,这就便宜了陈一闻。

和看本专业的教材不一样,翻看这些书,陈一闻却津津有味,像是内心有一股源动力在支撑着,有一种充实着自己的技能树的感觉。

……

看了一阵书后,陈一闻揉着眼睛休息,图书馆还有半小时关门,他把书拿去还了,筛选出来没看完的还回去后把书柜编号记在一个本子上,以待下次来的时候继续。

回去坐在座位上刷一会平板,图书馆开了暖气,可以呆到闭馆再回去,他还不想出去吹冷风,这个空闲他打开了一个公众号,他十几天前在广场无意中刷到了这个公众号,他当时进去看这个公众号内唯一原因,是因为被其名字所吸引。

“觉今是而昨非”。

这个时空这段历史这篇古文也是存在的。

但是当自己当时百无聊赖在微聊信息广场看文章,补充对这个时空知识的了解,内心却仍然带着一种迷茫的时候,看到这个名字,是突然有些共鸣的。

他可以和室友们插科打诨,和丁诗媚谈笑风生,与原生身体的青梅竹马秦卿继续互怼冤家,他的改变让周围人刮目相看,也扭转了自身目前在大学里的处境,然而有时候也会有作为时空旅者的迷茫。

他一直以穿越者要有穿越者的自觉来说服自己,曾经看过的无数文艺作品已经告诉了他出路,来到这个时空,就要适应这个时空,并享受这个时空的一切。

这里有旧友,有新朋,也有自己的父母。这个时空的陈一闻身边的人其实是幸运的,因为他们不用接受会失去这样一个人的事实。

而另一个时空的自己,那些自己所认识的人们,恨着的和爱着的人,面临的可能是另一种局面。

所以这种事情一直以来陈一闻都尽量不去深究,不去细想。可即便自己不想他,只想着尽情应对眼前的新生活,然而潜意识里那些积蓄的东西,却始终是在那里的。

有时候夜深人静,也会想到这样的辞句。

“实迷途其未远,觉今是而昨非。

问征夫以前路,恨晨光之熹微。”

诗里的陶渊明感慨迷途之未远。

是多么让人羡慕的一件事。

发现迷途了,却还未远,觉今是而昨非。

人生之大幸莫过于此吧。

可老陶啊……自己又怎么才能告诉你,再见到你这首诗的时候,自己迷途了一个时空呢。

今时的生活“是不是”自己不知道,但昨日过往已经超越光速般抛到自己的身后,时空穿越者大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