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188(1 / 2)
开业 独自生活的第四十五天姜棠对顾见山有想念和担心, 她偶尔会去看看徐夫人冯氏,可冯氏那边也没有西北的来信,她对姜棠道:“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, 这时候就是禁不住想,越是想, 越担心。”不想,日子慢慢也就过去了。这样的日子冯氏过了几十年, 早已习惯。姜棠问她为何不跟着去西北,冯氏道:“西北常有战乱,我只会种地挥挥镐头, 帮不上什么忙。再说,去了西北也进不了军营, 过去只会让他分心给他添乱罢了。”不能上战场杀敌,去了还要徐桢南照顾,不如留在盛京等他回来。姜棠想想也是, 却也不是, 如今西北大军收复凉城,以后还会收复别的城池, 倒时天下一家, 商人会去那里做生意,有生意就有人气,人来人往,慢慢就热闹了。
兴许等天下真的太平了,她也能去西北看看。只是冯氏一等数年, 如今女儿们也出嫁了, 姜棠想多过去跟她说说话。像顾筱和沈羲和这样, 一直在一块儿, 的确令人羡慕。姜棠在心里叹了口气,然后去了后头,顾筱和沈羲和两人吃的高兴,她就不去凑热闹了,不过叮嘱跑堂把两人这顿记在她账上。等一会儿他们吃完了再去打招呼。田掌柜都不用跑堂盯着,自己都能记着,这事包到他身上了。看着两人吃,田掌柜比自己吃还高兴。菜刚上来一会儿,且得吃一会儿呢。顾筱吃,沈羲和坐在对面一丝不苟地剥虾,那双手既能写出锦绣文章来,也能剥出来那么大的虾仁儿,在汤汁里滚一圈,摞到米饭上,一碗里顶着橙白相交的虾仁儿,看着特别有食欲。顾筱吃了两个问沈羲和吃不吃,状元郎摇了摇头,“你先吃。”说完又专心致志地剥虾了。顾筱低头笑了笑,给沈羲和夹了几个,“这个又不着急剥,我觉得虾壳也好吃,你尝尝虾壳,是酥的。”沈羲和真就尝了尝,还真有滋有味的。两人对坐,选的还是大桌,左右离得远,就一心一意地吃饭。铺子里的米饭也好吃,不知是哪儿的米,吃着香软甜糯。配着好看的瓷器和桌上的花瓶,觉得心里都舒畅几分。因为又点了一份豆腐煲,最后还剩些菜没吃完,小二问用不用油纸把菜包上带回去。顾筱听了一愣,随即点了点头,“包上吧。”这边把东西收拾好,顾筱要去结账,却被告知已经结了,她没抢着要自己付,而是道:“新店开业,我带了点礼物贺开业之喜。”顾筱把东西放下,也没等着见姜棠,就和沈羲和相携离开了。东西并不大,用盒子装着,看着简简单单,田掌柜把东西放柜子的抽屉里,想着等会儿交给姜棠。等人走了差不多半刻钟,他叫来帮工,耳语了几句,帮工眼睛一亮,笑嘿嘿地就出去了。这状元郎来吃东西,也得宣扬出去,要不岂不是让人白来一趟。又过了一会儿姜棠才从后头出来,一看人已经走了,问田掌柜,田掌柜道:“账记在了东家账上,我怕两人有事,没敢留。顾小娘子还留了东西,说是贺铺子开业之喜。”姜棠一看是个木匣子,并不大,想着顾筱是做手艺的,兴许是首饰。她把东西拿回了家,到家之后打开看了看,是一件顶漂亮的贝母手串,在灯光下熠熠生辉。她心道,这顾小娘子当真是有巧思,竟能做出这么漂亮的首饰来。这边沈羲和又来这儿吃了顿饭,状元煲的名声越来越响亮了,真假容易混淆,但有时极好分辨,毕竟当晚有人见过沈羲和此人。而假的就是假的,光有个名号,说沈羲和来这儿吃过,也得有人信才行。去那儿吃的觉得味道不对,价钱也不对,一旁就有人解释道:“原来的叫姜氏火锅店,铺子到期搬走了,状元煲也不是人自封的,是客人觉得好吃,又有状元吃过才叫的。这家是新开的,状元郎可没吃过他家的饭。”这话自然是真话,换了招牌的新铺子自然也不敢大张旗鼓地打着状元煲的旗号,闻言更不敢反驳。来铺子吃饭的人也不是别人,而是火锅店的帮工,去那儿点个最便宜的,一吃就是一中午,去了两日,就把名声正了回来。虽然对别人来说只是个件微不足道的小事,甚至有人根本不在乎这个名字,但足够田掌柜和帮工们吐出一口浊气了。十一月份连着下了两日雪,铺子又在闹街,生意肉眼可见的好。赶到初五,铺子开了两日,打烊之后盘点,这两日流水每日就有八十多两银子。算六成利润的话,每日也能赚五十多两呢。比在老铺子时翻了一倍还多。在旧铺子时,每月赚的四五百两,留两成做下月的花销,剩下的才分成。姜棠每月从锦棠居拿的有三百多两,火锅店拿的一百多将近二百两,再加上小吃摊的利润,虽然花销也多,但每月光进账就有五六百两银子。新铺子租金虽多,可这么算下来,还是值当的。姜棠当晚给田掌柜等人包了红包,铺子里的人逢年过节都有礼物的,这个算是奖金。谁做的好,就多些,做的没那么好的,就少些,也不怕跟别人比,比了才知道自己差在哪儿了。一群人聚在一块儿,姜棠说个几句话,“新店开业,有大家的功劳。我是希望和大家长长久久地走下去,诸位若是遇上什么难事,大可和我说,能帮的我定会帮。咱们虽然做的是小生意,但我也想有朝一日,把铺子开到大江南北去,到时还得劳诸位帮忙带带新人。”姜棠说的谦逊有礼,虽然也没许诺月钱多少,可一想日后去别的地方开铺子,再带徒弟,这些人心里就一阵火热。田掌柜率先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