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618:后悔拒绝不?(1更)(1 / 2)

加入书签

0万捐款,设立琤荣奖学金,这事儿和单纯给300万还不同。

学校方面也是经过讨论,这奖学金拿了不会对学生有要求吧?要是把华清的学生都挖去香港工作,国家培养的人才外流,为了300万就得不偿失。就像杨永红说的那样,学生们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螺丝钉,拿的工资不高,创造的价值大。

任何技术和工艺的进步,产生的利益都可能大于300万,谁知道学生里会出现什么样的人物。

推动社会进步的大螺丝钉被挖走了,是多么惨痛的损失啊!

虽说香港还有12年就回国,也是华国的领土,那里已经够发达了,还是先搂紧人才先发展神州大地吧。

没有要求就行,那华清大学就能接这个钱。

杜兆辉这一招简直是神来之笔,远在香港的杜琤荣本人听了亦十分高兴。

谁说改革开放不好的?

要没有改革开放,香港和内地不会交流这么畅快。

换十年前杜家这样的想给华清捐钱?呵呵,就杜琤荣这样的,底子就不清白,肯定是政府严密防范的对象!

时代真的不一样了,有香港首富捐钱建大学在前,港商给华清大学捐款搞了奖学金基金也不算敏感事。杜家也不是没在香港做过慈善,但在内地这样搞,杜琤荣的心情还是有点激动——香港大半都是内地人迁过去的,哪有那么多原住民,杜琤荣也是。

混黑出身,在香港也算成了人上人,走出去是风光,到底不算荣归故里。

杜兆辉随性的想法,被杜琤荣这个枭雄称讚:

“300万太少了,小家子气,再多加200万,凑成500万。”

500万以华国现在的工资算,一个人不知道要赚多少年。但对杜家来说,真的是少买一辆豪车的价钱。要让杜琤荣捐一千万也行,他是想着这点子不错,今年捐500万给华清,明年捐500万给京大,内地有这么多大学,杜家并不着急,存在感可以慢慢刷的。

捐款的数额又增加到500万。

新闻媒体不用通知,自己就来了,华清大学搞了个捐赠仪式,杜兆辉人模狗样的上台把仪式搞完,还和校长握手,混了一张大合影。

高教司也有领导出席,恰巧就是王副司长。

记者们围堵着,夏晓兰被307寝室的人拖来看热闹,她也是第一次见到王广平。一介绍是姓王的司长,还和王建华有点像,夏晓兰马上知道这人是谁了!

意气风发算不上,也不是大腹便便的那种领导,可能下放时吃了不少苦,王广平看起来干瘦干瘦的,样子也比实际年龄大,精神倒是很好。

看样子,王司长很喜欢出席这种场合,还和杜兆辉聊了一会儿。

夏晓兰心里有说不出的诡异,就像她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出手干涉陈锡良的命运,冥冥之中,命运好像早就安排好了一切。杜兆辉来找她,她说夏大军的事儿去找夏子毓。

杜少爷肯定不能听她的安排,可今天,杜兆辉就和王广平见面了。

王广平又是夏子毓未来公公。

见面的理由居然一点都不牵强,高教司关心高校发展,华清成立私人奖学金基金,高教司的领导出席不是应该的么!

所以这俩人就凑到了一起。

夏晓兰表情有点古怪,杜兆辉在台上也瞧见了她。

台子下黑压压的人群,有记者,有师生,乱七八糟的一堆人。就这么多人群里,杜兆辉也能一眼瞧见夏晓兰,这丫头真他妈漂亮!

小脸蛋生的美,腰细胸大还腿长,皮肤赛雪一样白。

眼睛看人时,好像随时汪着一团春水,喜怒嗔笑都是在撩拨人。

这种妖精,天然的风韵,模仿不来,也后天装扮不成。好不容易现世,就该被人捧着,住大豪宅,出入有豪车相送,不是真丝的衣服都怕挂坏她的皮肤,戴珠宝,拎名牌手包,十指不沾阳春水算什么,那双脚都不该去有灰尘的地方。

呆在内地的确很浪费。

更浪费的是,长得这样尤物,性格却很强硬。

杜兆辉嘴里嗯嗯啊啊的敷衍着和他说话的王司长,心想,夏晓兰瞧见这捐献仪式,有没有后悔之前的决定?

留在内地有什么好,听说内地大学生毕业后一个月工资几十元。

在香港的茶餐厅打零工,一个月还能赚几百港元呢。

“杜同志?”

王广平觉得这人有点走神。

港商阔少嘛,难免有点目中无人,竟在和他谈话时走神!

王广平心中不喜欢,杜兆辉把视线收回:

“王司长的意思我明白,想要教育部牵头,将这个奖学金形成规模化嘛……实不相瞒,我们集团也的确有这样的计划,但稍后要捐献哪所大学,捐献多少钱,集团会开会讨论,现在无法给您答覆。”

这个王司长凑上来,开口就要说高教司牵头。

杜兆辉对内地的风气略有耳闻,这不是上来揽功劳吗?

由高教司牵头,就是由这位王司长牵头吧,搞得琤荣集团给大学捐款,都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