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896:去南方赚彩礼钱(3更)(1 / 2)

加入书签

杨永红这时候也顾不上心疼电报费,考上华清大学后,她在家里说话也极有分量,杨家人也不傻,有事都要和杨永红这个有本事的大女儿商量。

杨永红弟弟的婚事也是如此,给杨永红写信不是逼她掏钱,是把家里的情况说清楚,问问杨永红这门亲事该咋办。

杨永红弟弟叫杨杰。

听名字就知道杨家对他期望多大。

重男轻女的情况,农村多多少都有,但杨家格外不同,杨永红从小学习就拔尖,復读三年都要念华清大学,她弟弟去年考上个专科,和她一比就显得没那么优秀。

杨家孩子不少,除了杨永红和杨杰,下面还有三个。

老三念高一,剩下两个年纪就更小,农民家庭能叫家里孩子都上学,那是十分不容易。

去年等分数出来,杨杰就让大姐念大学,自己收拾好行李不肯復读,回农村帮父母干农活。他说自己是不想念,读书没意思,杨家人知道他是想着姐姐前程大必须继续念,下面弟妹年纪小不能辍学,他是除杨永红以外家里最大的儿子,要回去把家给扛起来。

不管杨永红怎么劝,杨杰打死也不復读,杨父把杨杰吊起来抽了一顿,杨杰就是不肯回学校。

杨永红在学校里节俭的要命,奖学金都往家里寄,杨家还是穷得很。

家里认为对不住杨杰,还是想把这门亲事给杨杰保住的……女方是杨杰的初中同学,初中毕业后念了中专,毕业后在镇上教书,喜欢杨杰好几年了。

但老师的工资本来也不高,女孩儿自己愿意嫁给杨杰,女方家里不同意,还指望着女二的彩礼钱给家里儿子娶老婆。

也不仅是冀北省,很多地方都是这种情况。

农村家庭肯叫家里女儿读这么多书的,没把女儿当稻草不稀罕。

可要不收彩礼,家里的儿子又咋结婚!

女方是老师,要嫁给杨杰这个待业的农村青年,是放不下以前的情分。

杨杰也是喜欢女孩儿的。

喜欢就舍不得女孩儿为难,不会说啥花巧语劝女方不要彩礼跟着他。生米煮成熟饭这种招数,杨杰是想都没想过的!

但他也不愿意父母为难。

家里啥条件杨杰心里有数,他姐虽然把奖学金省下来给家里寄回来,连还以前欠下的账都不够呢。父母的意思是借钱也要把四大件买了,杨杰不想家里继续背债,他寻思着等秋收后出门找个工作,听他一个初中毕业当了卡车司机的同学说,南方好赚钱。

杨杰今天就是来找自己对象商量,看定亲的事能不能缓几个月。

他对象苦笑:

“杨杰,咱俩的事儿啥时候办都行,可我哥的年纪不能等了。”

啥时候结婚是次要的。

女方家里需要杨家的彩礼钱去操办儿子的婚事。

杨杰对象的压力也很大,她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呢,新教师的工资不高,她又还没结婚,工资全给了家里,自己没有积蓄。

“要不,我找校长先预支半年的工资,你拿回去凑在彩礼里……”

杨杰对象倒是替他考虑,然而杨杰知道镇上中学的情况,不拖欠工资就不错了,咋可能预支工资!

分手的话在喉咙里滚了几回,都说不出口。

杨杰对象师专毕业后为了他回的老家,为了他拒绝了更好的亲事,他只能说自己再想想办法。

杨永红的电报,就是这时候到的。

杨永红在电报里说,让杨杰开一张介绍信,买票去羊城,姐弟俩到羊城汇合。

“姐弟一起赚彩礼。”

杨永红电报上这句话,杨杰反覆看,小心把电报揣兜里放好,大步往家走——这就是一家人,不分彼此,大姐为了他的婚事暑假都要去南方打零工。他不念大学也没啥好后悔的,男的力气总比女的强,他留在老家种地,比大姐杨永红留在老家强。

杨杰回家把情况一说,杨家夫妻都松了一口气。

大闺女有主意就成。

“你和人家闺女说一声,彩礼钱咱家照给,让她家等一等。”

杨杰点头,“我告诉她,等到国庆节,到时候我还没赚到彩礼钱,就不耽误她。”

杨家夫妻心里苦的很。

杨杰这样说,他们也听着。希望杨永红的主意是对的,真的能在国庆节前凑够结婚彩礼钱。到时候要凑不够,他们肯定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婚事黄了,砸锅卖铁的凑,去借去卖血都要尽量凑……他们自己也不觉得伟大,大部分华国父母都这样,不能替儿子娶媳妇,是他们的失败。

按当地的风俗,是要把杨永红嫁出去换彩礼钱回来。

杨永红以后有大出息的,杨家咋能这样对她。

更不可能叫杨杰妹妹去,15岁的丫头,才念高一呢!

外人都说杨家有毛病,家里孩子都送要读书,特别是杨永红连着復读了三年,要不是最后考上了华清大学,周围人都要把杨家笑话死了。

现在也有人嘀咕杨家夫妻傻,女儿送去读大学,儿子回家种田。

杨杰那成绩,在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