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夫郎喊我回家吃软饭了 第174节(1 / 3)

加入书签

回话间, 杜衡已经把公函打开, 扫眼之间,他呼吸一凝合上了公函。

“大人,可是出了什么事儿?”

江岂少有见到杜衡如此凝重的神色, 周遭的诸人也下意识的屏住了呼吸。

“回县衙去!前衙所有主事人都回去, 江岂, 你立即通知所有人到二堂参加集议。”

临近午时,衙门里才处理完公务方才捧到茶杯,松散着身子挂在椅子上预备等着下衙吃午饭的官吏,屁股在椅子上还没坐稳就见着县太爷步子带风的从外头回来了。

伴随着江岂从这房办事处蹿到那个部门的喊立马去二堂,官吏们吓得手一抖,险些把茶给泼了出去。

“我也就是刚才闲坐下说吃杯茶,天儿又热了,县太爷当不会那么大火气吧!”

“可是建地上出了甚么篓子?不应该啊,县太爷时时都有去指挥,这都做收尾了。”

官吏急急往二堂赶去的功夫里,咬着耳朵交换消息究竟是出了什么事。

“可都到了?”

二堂里鸦雀无声,江岂唱完名后前去同杜衡回禀:“大人,除了个把下乡的,人都已经到齐了。”

杜衡应了一声,转身同众人道:“眼看着到饭点了,若非事出紧急,本官定然也不会耽搁大伙儿用饭的时间。”

他也没过多废话,拿起了公函:“府城方才送到县衙里的公函,陛下南巡已然定下,朝廷定了三条路线,其中两条线都把秋阳县规划进了经行点。知府大人的意思是让县里做好准备,以待陛下南巡。”

此话一出,堂下哗然。

地方县城上的官吏无非都是些芝麻小喽啰,见过的大官儿无非就是每年考课或者是几年一回的公务下巡时,州府的官员和京城下来的人,且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瞻仰,多数都是县太爷与之接洽。

此次皇帝要南巡,竟然有可能经行秋阳县,届时必然满县到城门口跪接。

倘若能够瞻仰天颜,别说是平民老百姓,就是寻常官吏也可以吹嘘一辈子。

虽公函中并未提及皇帝一定会从秋阳县经过,可秋阳县是京城前去苏杭的必经路线,除非是绕路走小偏道,否则秋阳县就是陛下稳妥的经行县城。

五月底的临近午时的天气本就有些燥热,而下得到这么个消息,无疑是直接将人燎了起来。

“陛下南巡途径秋阳县,那可是全县的荣耀!势必得给陛下留个好印象才是。”

“是啊,秋阳县百余载,何曾有过此番荣誉。”

“县里得把县役都带上,把县街起码冲洗个三遍,可不能叫京城的人过来看笑话。”

“还有县衙也得整修一二,墙皮脱落,刑房的屋顶都有些漏水了,实在是不雅观。”

堂中像是炸开了锅,议论纷纷都在盘算着如何迎接皇帝,原还觉得自己县城样样都开始好起来了,而下一听皇帝可能经行,顿时便甚么都上不得台面了。

杜衡看诸人七嘴八舌讨论的面红耳赤,由着他们热议了须臾才拍了拍惊堂木:“肃静,肃静!”

“本官知晓大家心中激动,虽说事无完全,但陛下有可能经行秋阳县,哪怕只是从县里路过,但大家也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应对。”

“趁着还有些时间,县里抓紧时间该整则整,该修则修。诸位有甚么想法的都在下衙以前给书写好提交上来。”

“是!”

上头给出的消息皇帝南巡地五月初出发的,朝廷低调,并未曾大张旗鼓天下昭告,而是快到地方前才给出消息陛下会亲临,如此一来既是避免过早的暴露皇帝的行踪徒增危险,二来皇帝既然会出巡,那便是想能看到些民生民情,而非提前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的“太平盛世。”

杜衡算了算时间,皇帝出巡势必带着大批队伍,且又不赶着抵达目的地,南巡的目的地其实并非全然是苏杭,而是路上的每一个府县。

如此算来,从京城到秋阳县,若是快的话也是六月底了,慢的话正赶上秋阳县秋收。

也就是说还有一两个月的时间能做些准备,大的动静这点时间是搞不出来了,政绩也历来不是一日之功,别说是田地农桑,就是建造点什么也不是短时间能搞好的。

常言道平时不烧香,临时抱佛脚,这临时也管不了什么大作用。

不过皇帝经临说着只是经过,但实则分量和可官员考课还重的多。

考课官即便是再不满地方官员的作为,那也只能记上一笔回京在行复命,然则皇帝却是天下之主,那可是当即就能罢免贬斥一个官员的。

且皇帝南巡的时间也选的很微妙,正是地方上五年大选这一年,地方官员心头如何会没有些数。

杜衡想着接见最大领导,虽是旁的他已经来不及办了,可简单的准备还是没问题。

不单是为了应付,也是表现对皇帝的敬重。

杜衡先行将上半年修建的公共设施查检完工,紧着将修筑的队伍安排下去,把县里的破屋烂顶,折损城墙,各处修修补补。

修补以后不单能让上头看着好看些,再者迟早都是要维修的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