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我在国子监开组会 第43(2 / 3)

加入书签

,相互算计的场合。

萧钦竹坐在父亲身边,垂眸静思,想着庄良玉在江皇后那边会是如何情况。

萧钦竹能想到庄良玉对着后宫妃嫔兴致缺缺的模样,这些人一句话里恨不得有上百个意思,可庄良玉约莫只有一个意思。

就是别搭理我。

想到这,萧钦竹忍不住柔和了眉眼。

“大雍能有钦竹这等优秀的将才,实乃天大幸事。”

萧钦竹起身行礼,“若非有如今繁荣昌盛的大雍,再优秀的人才恐也难有施展余地。”

顺德帝抚膺长笑,“大雍儿郎当得自信。可惜朕的儿子们各个文采斐然,知书晓礼,少了些血性。”

“圣上谬赞。为臣尽忠是乃本分,也是荣幸。”

萧老爷知道自家儿子并不喜欢这种有来有往的试探,于是将话接过去,“圣上,钦竹是武将,难免直来直往。若有言语不周之处,望圣上海涵。”

顺德帝倒是大手一挥,从高座上走下来,锐利的目光扫过亲王皇子最后落到单膝跪地的萧钦竹身上。

他俯身将人扶起,声音感慨:“前些日子有人上书于朕,谏言萧将军提拔过快。朕思来想去,觉得提醒了朕。如今萧将军是镇北军的镇军大将军,位居三品。半年前萧将军平定回尔勒叛乱,打通西去商道,这等功勋当时只做了银两上的封赏,实属有些偏颇。”

顺德帝的声音落进在场所有人的耳朵里,一时之间,殿上鸦雀无声。

萧钦竹面色不改,连呼吸都不曾乱过一分。

顺德帝走近萧钦竹,满眼欣赏。

萧钦竹却突然开口,“圣上已经给了臣最好的封赏。”

“你觉得这是最好的?”

萧钦竹一字一句道:“圣上亲自操劳臣的婚事,已然是莫大荣幸。”

顺德帝愣了一瞬,大笑起来:“由此看来,太后的眼光不错。相看了一段好姻缘。”

“臣谢太后恩典。”

顺德帝挥手,又向自己的座位走回去,“你与太师女儿,早日给朕生个小将军。这大雍才算生生不息。”

子嗣一直是顺德帝的一块心头病,他到现在拢共四个儿子,两个女儿,儿子当中也只有大皇子和四皇子成婚育儿。将来的开枝散叶暂且不提,就怕来点什么意外,这两棵小苗都恐有危险。

庄太师是帝师,但年纪却颇轻,现年四十九,而顺德帝现年也不过四十二而已。

庄道青十七状元及第,十八入翰林编修,十九便主持修著《玄庆大典》,成为天下有名的大学士。二十岁时更是被玄祖皇帝钦点执教尚书房,成为众多皇子皇女的先生。

裕亲王一直靠在椅中喝茶,听到“太师”二字抬起了头。

裕亲王面色苍白,明明比顺德帝年纪还要小一些,却早已头发花白,整个人都透着点病气。

裕亲王说:“这让臣弟想起当年与皇兄在尚书房中一同上学读书的日子。庄先生年纪尚轻,可学问上却容不得半点马虎,连几位老先生都说不过他。这倒叫臣弟有些好奇,庄先生的一双儿女现今如何?”

“儿子去了兖州任职,女儿现在成了忠国公府的人。”

接话的人是虞国公,也就是洛川郡主的父亲。虞国公的年岁与裕亲王相差无几,除了小辈,他们二人便是各自群体里年纪最小的人。

裕亲王应了一声,若有所思。

倒是虞国公继续说道:“一文一武,是圣上的左膀右臂。”

此言一出,方才还算松快的昭宁殿内气氛竟然紧张起来。

裕亲王轻咳了两声,“多亏庄先生十几年如一日在国子监辛苦执教,才能源源不断为大雍培养优秀人才,前些日子的群青论坛也算引起一时轰动,这些监生们的文章虽颇有稚嫩之处,但想法新颖,堪以为用。”

庆国公哼声,“庄太师从尚书房出走国子监,这鼎鼎有名的大学士倒是教起了普通人。”

普通官员的孩子都是在国子监中读书,但亲王、国公的后代都是同皇子皇女们一起在尚书房学习。对于已经习惯享受最好的十二国公而言,无法让自己的子女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,这是他们断然无法接受的事情。

甚至不惜在言语上与他们最不对付的亲王为伍。

顺德帝看着底下你来我往,像是对火药味儿无从察觉,反倒笑了一声:“若是无人可用,又会是什么样子?庄先生能教得了一时,教得了一世,可教不了诸位的子孙后世。”

这一句话,戳到了在场所有人隐秘的痛处。

谁人不想福泽后世,子孙蒙阴。

荣亲王却沉吟一句,“庄太师,乃有大志之人……”

昭宁殿上,心思各异。

暗流涌动如同如今局面日渐紧张的大雍。

萧钦竹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,心中想着如何才能带家人远离这场争权夺利的漩涡中心。

棋子

无论是凤仪宫还是昭宁殿, 两厢都不太平。

而这样的不太平,一直持续到金玉宴正式开宴。

庄良玉直到开宴的那一刻,才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